为您的爱宠提供专业的宠物医疗服务
●福懋宠物医院宠医时间 ●
福懋医师:周文新
● 职位:主任医师
● 擅长:小动物软组织外科学、内科等
● 经历:
2002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动物医学专业,后期学习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,获得农学学士学位,国家首批认证执业兽医师,现任福懋动物医院专家兽医师。
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大学后,多次参加台湾大学、中兴大学的心脏病、眼科、骨科、检验科、皮肤病、异宠等高级兽医课程培训,并远赴美国、澳洲等著名兽医大学积极进修,努力跟进国际小动物医疗水平,为国内小动物健康而奋斗。
从事小动物临床工作近二十年,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,患宠治愈率高,致力于提高宠物的福利和普及科学养宠理念。
周医生在宠医这一行业,已经有近8000多天了。
从一开始的新手,到现在福懋动物医院主任兽医师的位置,他遇到过各种宠物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,经他手的患宠无论情况多严重,几乎都能转危为安!
我们曾听说,周医生最初是因为喜欢猫猫狗狗,才决定踏上宠医的求学之路的。
但我们都清楚,喜欢宠物和愿意做宠医,是两件不同的事情,它们甚至是相悖的——大多数人对宠物的喜好,甚至因为“喜好”而无法坦然面对正遭受疾病折磨的它们。
那么,周医生作为“爱宠一族”,这近8000多天的宠医之路是怎么坚持下来的?
难道真的跟网上说的一样,医生做久了,也就“麻木”了,没什么所谓“爱”不“爱”的?
我们确实是这样问了周医生,幸而周医生好脾气,并没有埋怨我们的不礼貌。
周医生说,他现在仍然非常喜欢猫猫狗狗,并不会因为见多了它们“难看”的样子而忘了它们原本有多可爱。
相反的,但凡看到“不妥”的宠物,周医生只有一个念头,他要竭尽所能帮它们恢复原来健康、漂亮的样子!
而正是因为这份爱心与执着,他总能及时发现宠主所不能发现的,多次将宠物从危险边缘“拉”了回来。
比如那只漂亮的布偶猫。
那只猫猫无论是定期疫苗,还是日常护理,都经常出入福懋医院,周医生对它印象比较深刻。
有一次周医生又遇到来洗护的它,但猫猫精神不比以前,甚至有呕吐动作。
主人放心说,没事,它最近吐毛球。以前也有过,过两天就好了。
周医生看猫咪精神沉郁,弓背且爱躲人,觉得事情或许没有主人说得那么轻松,他给主人科普了一些疾病知识,并建议最好做个检查。
主人出于对医生的信任,同意了。
也幸好是同意了,最后检查发现,猫猫胰腺炎检测呈阳性,DR显示十二指肠降支增粗,钡餐造影胃不能排空。
手术发现,梗阻物为条状毛球,肠管缺血坏死,进行肠管吻合术。
术后护理
住院护理,创口愈合后出院
2周后回访正常
但周医生分享说,并不是所有的宠主都那么配合的。
有些宠主临到小宠手术前都不愿意做检查,就只说你是医生,我们相信你。
——很无奈,“相信”也不是这么“相信”的。
但这也是宠医和人医很大的一个差异。人医按规定,不做检查就做不了其他治疗,更别说上直接手术台这么大的事了。
但宠医制度没那么完善,如果宠主坚持不配合的话,医生也非常难做,一则不能强制要求,再来也不可能全凭经验和医疗技术直接给宠物开刀。——这是极为不负责的。
周医生给小动物手术中
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周医生都很无奈。
这种不配合的行为导致的手术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,实在不能瞎冒险。
而他现在能做的,就是尽心给每一个找他的宠主科普医学知识,让宠主能真正的信任宠医,努力将治疗方案实现最优化。
再则就是在就医过程中,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,争取以后每一个经他手的小宠,都是健康且无碍的!
具体案例(一)
基本信息
5月龄田园猫,粘膜发绀,呼吸急促,运动不耐受,精神沉郁,食欲废绝。
诊断
DR显示膈轮廓消失,心脏边缘大部模糊不清,肝脏进入胸腔挤压心脏,腹背位和侧卧位肺区缩小。
治疗
术后精神食欲呼吸恢复正常,体重增加,恢复良好。
手术中:
恢复如下:
具体案例(二)
基本信息
田园犬,狗狗,16kg,因腹部肿物皮肤破溃带来就诊。
触之柔软、无痛,皮温比周围高。将宠物仰卧,腹部向上,无法还纳肿胀物。
诊断
宠主不同意检查,手术治疗。
治疗
手术确诊为腹股沟疝,内容物为子宫、肠管和奶白色粘稠液体。
术后消炎,住院护理,恢复良好。
具体案例(三)
基本信息
可卡,10岁,雌性,未绝育,因双侧乳腺肿瘤长时间破溃导致渗出液和异味而就诊。
诊断
双侧乳腺均有大小不一的肿块,其中双侧末端乳腺约有拳头大,左侧破溃,有渗出液和异味。
治疗
需对患病狗狗进行手术治疗。
术后消炎,住院护理,恢复良好
对于周医生,我们想用四个“心”概括。
——爱心、细心、耐心、责任心。
心怀热爱,无论怎样的境况,永远把小宠摆在心里第一位,是为爱心;
观察细致入微,处事严谨专注,能见人所不见,是为细心;
积极沟通需要倾听与诚意,学海无涯需要与时俱进,医疗安全需要无微不至,是为耐心。
而最重要的责任心,则时刻贯穿着周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,从宠物救治的尽心尽力,到以实现宠物健康为目的国内外宠医高级课程进修,周医生对于宠物医疗,从来不是只想做到最好,而是永远想要“更好”!
美国、澳洲进修纪念照
编辑